從照顧觀念和技巧、照顧場域的實踐與創新,到科技和人性化照顧的結合,讓自立照顧迸出新可能!
在許多照顧機構中,工作人員為求安全,就將躁動、易跌倒、拔管、撕尿布......以約束的方式來照顧。 以躁動來說,只要找出長者生理或心理的根本問題、減輕問題,約束帶就能放心拆除。
當長輩可以下床,接著能自己進食、如廁時,長輩就能重拾尊嚴、再現笑容;當照服員看到長輩自理能力的進步時,也重新看到照顧工作的價值。
2014年雲林縣同仁仁愛之家董事長林金立與團隊赴日參加約束體驗 ,同年引導機構工作同仁燒毀全院約束帶,開啟照顧革命的第一步。
自立支援不僅是一種精神、一種理論、一種技術,更是一種對待高齡者生活與照顧的整合體,是台灣要積極推動的觀念與做法。
於2017年成立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開始辦理自立支援工作坊,致力於自立支援照顧概念的複製與擴散。截至2021年底,巡迴海內外推廣超過300場次,亦影響中央與縣市政府將自立照顧理念納入長照相關政策與服務之中。
2017年TED X Taipei年會上《 Session 3 現代覺醒 》你想過怎樣的老人生活?睡到自然醒?醒了之後呢?你可能想做你年輕想做卻沒做的事,但你慢慢走不動了、開始需要人照顧了?「照顧品質是:你願不願意你媽媽到這個機構?」一個看見長者「能」的地方,一支陪伴長者重新回到原本生活的團隊。
雲林縣同仁仁愛之家從2019年起與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合作橘色通關計畫。讓失能個案於出院前,經過評估轉銜到同仁仁愛之家,透過跨專業團隊設定3個月的照顧目標,並融合到日常生活與復能照護中執行,更能幫助個案早日返回家庭或社區自主照顧。
2019年推動迄今橘色通關共計服務35位個案,身體狀況原本從臥床到功能恢復良好,能成功重返社區生活達64%。
有別以往提供休閒娛樂與生活照顧的日照中心外,我們依循自立支援照顧理念,特別關注長輩步行、飲食、認知、衛生四大面向。於2021年成立同仁老學堂日照中心,期待透過專業的照顧服務與科技復能設備,協助急性期剛出院的長輩把握黃金訓練期,執行生活自立訓練,幫助長者重返社區生活。
科技大廠-緯創資通旗下緯創醫學科技獨創之懸吊機械式助行器(BestShape AirWalk)、前臂式助行器(BestShape Walker) 、動力式下肢助行器(Keeogo) 等科技設備輔助,讓中重度失能的長輩銜接急性期醫療出院後黃金三個月訓練期,能減輕失能程度、提升步行能力。
除硬體設備外,長泰老學堂健康體系也與緯創攜手研發打造AI人工智能系統,以AI照顧策略,蒐集照顧大數據,產出最合適長輩的日常練習套餐,在服務場域落實科技復能設備與專業課程的結合,為臺灣日照中心寫下開創性的一頁。